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86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一領一.新倍加」特色教會觀摩62:西美中會建康教會
教會宣教歷史見證上帝恩典
作者 / 台灣教會公報社

西美中會建康教會所在地,座落於中和區美式大賣場旁的廠辦大樓4樓,從中和區往永和區主要道路中山路上的站牌下車後,往教會方向走去,眼光所及周遭皆為廠辦大樓與鐵皮屋頂的廠房,附近聚集了許多印刷與設計工廠,行走在道路兩旁除了要關注車輛往來以外,更要注意突然從大樓內急駛而出的堆高機。這邊是中和與板橋交界地,高架快速道路通過主要街道上方,市政府也在道路兩旁進行著人行空間與溝渠整建工程,道路空間被限制、人車雜沓。空氣中瀰漫著快節奏的步調與緊奏的生活氣息,似乎也預示著原住民族設立在都市中的教會特色。

教會宣教歷史 見證上帝恩典

西美中會建康教會現任傳道師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大約在40多年前阿美族人因工作關係,離鄉背井分別從花蓮光復與台東樟原等地,遷移至中和永和地區周遭,對族人來說,陌生的都會區求職不易生活窮困,為了生計族人們大多以從事勞力性質工作,例如礦工、營造、司機、工廠作業員與臨時工等,用自己的血汗來換取生活所需,此外,因當時民氣未開,還要忍受漢人社會的歧視、排斥、欺壓、侮辱及不平等待遇等,過著有如寄人籬下的生活。感謝上帝恩典保守這群屬於祂的子民,聚集了散居在板橋、土城與中和等地的原住民,從開始的家庭聚會到後來向漢人租賃公寓作為禮拜堂,我們教會就是這樣被設立的。

1975年11月3日,由王子耘、吳珍良、蔣金增、陳阿福與李加枝等5位長執商議,借用台北中會埔墘長老教會的場地空間,在每周日下午邀集原住民族一同聚會敬拜上帝,但因該教會位於板橋市場中心,吵雜聲不絕於耳,信徒不能專心聽道,對聚會禮拜的進行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為此,在眾多兄姊的奔走下,終在中和市中山路積穗附近以租屋方式聚會,1976年時由於禮拜堂容納不少聚會暴增的人數,因此遷至中山路二段229號3樓。此時,有部分會友亦在中和連城路139巷設立另一佈道所「恩光教會」。由此可見原住民族人心渴慕真理,信徒之熱誠有增無減。

1979年2月6日在積穗地區聚會的族人成立了積穗教會(當時為佈道所),宋正清牧師也受聘協助拓展教會事工,在宋正清牧師及長執同工、信徒動員努力宣教,積極走訪中和、永和、土城、板橋與新莊等市鎮地區原住民族人聚居之處,得以吸引了不少原住民同胞一同參與禮拜,會眾日盛,讓大家深信只要有上帝的同在,沒有一個地方的宣教事工是做不起來的。而那些失落信仰已久的羊群也終於再次回到教會聚會,敬拜上帝。會友與日俱增,在積穗教會階段每周聚會人數可達80人,甚至吸引了流落北部謀生的布農族同胞也一同參與主日崇拜,這不禁令人感受到上帝的成就必定超乎眾人所求所想的。1980年9月宋正清牧師辭去牧職,經會友公決通過由浸信會神學生宋美花在積穗教會實習,另一位周銀蓮在則恩光教會實習協助牧養。1982年由在展望會服事的Sing Olan(林生安)牧師兼牧養積穗與恩光。

1984年元月起,時任巡迴牧師的呂張才牧師盡心盡力協助及關懷教會之整合發展,不辭辛勞晝夜奔波,與林生安牧師及兩教會長執同工同心祈禱,最終感謝神的鴻恩,1984年10月28日積穗與恩光兩間佈道所合併為中正教會,由阿美中會議長張進財牧師親領主持聖會並升格堂會,Sing Olan(林生安)牧師被選為首任牧師,本會也成為當時台北縣第一間原住民堂會,主日禮拜人數約85至100人。

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因都會郊區的開發以及人口移入,中正教會2014年5月10日時因不斷遭受鄰居舉發未申請宗教聚會場所之用,而被迫無法使用。

因此開始向中和區公所租借民安活動中心暫作為敬拜主耶穌之場所,每次敬拜時都由長執同工載運教堂所需之用品,這段艱難的日子,除了由長執及弟兄姊妹們不斷同心禁食、認罪禱告,祈求聖靈給我們共同的異象,尋覓一處真正可以蒙神悅納並可以安心敬拜上帝的新會堂。

聖靈引導教會新址 廣傳福音成使命

Mayaw.Namoh(曾博傑)回憶表示,他在2013年8月到任後,一直在處理教會場所與鄰居關係,當時的他就開始幾乎每日,都在中永和地區附近尋找適合的地點,並且確定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困擾教會會友,就打定主意不要再找住家公寓形式的教會預定位置,在一次聖靈感動下發現現在新址的這棟大樓,屬性為廠辦大樓適合辦公使用,但不適合住家用途,觀察周遭環境與活動人口的屬性後發現,的確是適合作為教會使用的公共空間。後來與長執同工討論與禱告後,教會在2015年8月15日進行第一次臨時會員大會會議同意,已賣舊換新的方式來購置教會新址,並順利於同年8月24日與中和區建康路270號4樓的屋主簽約,讓現址成為新的禮拜場所。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當時賣掉舊址的價格再購置新址後仍有1700萬元的貸款!現在仍待積極尋求其他教會會友的支持與奉獻。2015年10月4日在內部尚未完全裝潢完畢時,第一次主日禮拜在新的教會敬拜主耶穌基督,同年12月31日完成裝潢後,教堂已可容納120-150人聚會,這一切過程真的是要讚美榮耀主名,感謝上帝的帶領。

來自台東原鄉的教會長老莊張才表示,2015年遷到新址禮拜後,因教會聚會地點有所變動,為使教會名稱能與實際地點有所相關聯,也便於來訪弟兄姊妹可以清楚知道教會所在位置,所以擬將座落地點路名成為教會名稱,2015年12月20日第二次信徒臨時大會時議決將中正教會名字改為建康教會,並在2016年1月23日於西美中會春季會議中提案更名為建康教會。他表示,要感謝中會所有教會會友的支持與代禱,建康教會目前仍透過中會幫忙以多元募款方式,利用原鄉的農特產品以及手工藝品的募集購堂資金。

2016年10月30日對全教會友而言是重要的子,因為這是教會第二次獻堂給天父上帝以祂的名設立的教會,獻堂感恩禮拜由西美中會書記黃予庭牧師擔任司會

,入殿剪綵由中會議長劉阿春牧師、小會議長宋真光牧師、中會總幹事張思博牧師、中委代表羅文成長老、代議長老林佐吉長老及教會傳道Mayaw.Namoh(曾博傑)共同剪綵,揭牌由議長劉阿春牧師及曾傳道擔任。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這是因為上帝的眷顧和保守,使我們能夠在這領受神的恩典來榮耀上帝的恩惠。此外,Mayaw.Namoh(曾博傑)強調,就在教會附近以步行方式就可到達的地區,在未來將會有將近共聚居約2000多人的社區集合住宅會落成,以及周遭大眾運輸的路線也將完工,教會附近進出的人口會非常多。所以傳道相信這是上帝為何挑選教會在這個地方的原因,禾場如此的大,宣教的工作也催逼著所有同工為上帝國的福音齊努力。

都原教會牧養特色 善用小組與中會協力

在都會區的原住民族人來自原鄉,到了都會後因著工作各異,而定居在不同的縣市社區鄰里,以建康教會來說,會友住最北方的是在台北汐止,最南邊的是住在桃園中壢市。教會會友除了在周日禮拜可以聚集敬拜上帝,在週間幾乎跟教會生活因為距離關係而無互動交流,為此,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建康教會就已約3-4戶家庭組成家庭小組,目前有七個家庭小組運作中,藉由小組事工來牧養每位會友。

教會透過信仰小組的靈命培育,鼓勵信徒懂得服事人如同服事神的心,以及每半年開拓帶另一個家庭來信主。主要小組的活動包含禱告聚會、鼓勵研讀聖經並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定期辦理愛筵,成員間彼此交通、分享、代禱與勉勵。

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目前西美中會約有3000左右的族人,中會透過教會間的活動,例如10月左右感恩豐年節、運動會、詩歌觀摩等,加強在都市族人的情感。目前比較盛大的活動就是每2年舉辦的豐年節活動,曾在新北市廣場以及板樹體育場舉辦過,吸引了31間教會將近千名會友參加。

另外,建康教會在以前就有林花麗長老帶領的巴歌浪文化團,為一群喜愛歌唱、舞蹈與演出的族人所組成,經常以詩歌與阿美古調發表方式分享給其他教會與社區,這樣不只是族人間情感交流,也是教會推動宣教工作重要助手之一。

文化健康站 關心長輩

負責教會老人關懷事工的莊張才長老表示,30-40年前移居到都市的原住民族人與會友,到現今年紀都已經大了,平日在家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孫子輩的除了上學就是在家使用3C產品。他們在家中幾乎沒有人可以相互交談,就連想要用母語交談的對象都沒有,使得他們賦閒在家無所事事。因此,教會才會在2017年時,透過原民會計畫的申請成立了文化健康站,利用之前向新北市原住民行政局申請的巴歌浪老人日間關懷站,所累積的服務經驗與長者名單,繼續把長輩關懷事工做到更好。

文化健康站一天豐富的課程在每日上午9點開始,直到下午5點開設健康相關課程與活動,教會同工秉持著以「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態度,關心並協助這些原住民長輩。每日上午課程從心靈課程開始,以信仰分享的內容跟長輩傳達上帝的救恩與耶穌福音,接著就會有手工藝與文化課程,下午部分就會有詩歌時間與醫療相關講座等。莊張才表示,這些參與健康站日托的老人家,每次課程結束後都會再留下來使用卡拉OK設備,以母語歡唱分享。此外,健康站大約每季固定會安排一個週六外出行程,動員了教會弟兄的車輛共同載送這些長輩前往大台北地區的郊區或是開心農場等地踏青,活動活動筋骨。

莊張才長老表示,當教會決定要以老人關懷為重要宣教工作之一,曾透過中和區原住民社區發展協會的幫忙,引薦一些長輩來教會參加健康站的活動,目前健康站的人數為34位,固定來的人數約有17位,其他較不定期參與,裡面近半數已是慕道友。

都原教會困境 需要代禱關心

就地理位置座落而言,建康教會周遭有兩個捷運站,交通實屬便利,但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在都市的原住民教會仍有困難點需要突破,第一就是都市工商緊湊的生活步調與生活不易的壓力,讓許多年輕族人在工作時間上往往無法順利周休二日,甚至主日那天都要上班,再加上教會資源有限,並不是每個教會都會有週間禮拜,所以如果沒有家庭小組的工作與運作落實,那有可能會讓許多族人失去親近上帝的機會。

此外,莊張才長老強調,因為都市居住與民族個性的關係,族人會友居住地太散不易聚集,一旦見面後,如果信仰養分的供給不夠,不夠堅持就容易被魔鬼引誘,聚集時就會放鬆心情、歡樂飲酒。因此,他表示教會合一的信仰教導很重要,彼此的提醒也是都原會友重要工作之。

Mayaw.Namoh(曾博傑)表示,從他在都市已經服事了5年9個月時間,對比他之前在花蓮服事的經驗來看,都原教會與部落教會的確呈現出明顯的差異,部落教會會友年紀都很大,而都原教會會友都很年輕;部落教會會友如果行動方便都會積極參與教會活動,但也因年紀漸大而凋零,對比都原教會則是青年會友不少,但時間上卻不一定可以配合教會服事工作,再者,因為年輕再加上都市生活開支大,普遍收入不高,形成了「部落教會缺年輕人、都原教會缺願意奉獻的人」的困境。最後Mayaw.Namoh(曾博傑)強調,建康教會目前設有貸款基金奉獻專戶,以償還購堂經費,期待教會弟兄姐妹代禱、支持與奉獻,歡迎跟教會聯繫。(教會奉獻專戶,郵政劃撥帳號:19987521,戶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正教會)

特色教會62-西美中會建康教會(2019.06_3512期).pdf

資料提供單位: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