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聯絡我們
首頁 > 最新消息列表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點閱次數:1153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2013/11/6
【轉載文章】葛德‧泰森博士專題於信徒造就會
作者/蔡南信牧師

葛德‧泰森博士專題於信徒造就會節錄整理蔡南信(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幹事)

歷史耶穌‧現代門徒——我們對耶穌的形像是如何轉變的?

PCT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於2013年9月29日至10月9日,邀請海德堡大學神學院新約神學與釋義學教授、同時也是德國福音教會的牧師葛德‧泰森博士(Prof. Dr. Gerd Theisen)在生命造就會中,分享他個人對耶穌30餘年來的研究,與信徒從4個面向來認識我們所信、也是真實與世人一同生活過的彌賽亞耶穌。
 為了讓更多兄姊可以嚐到這寶貴信息的甜美,將泰森博士的演講內容整理如下,邀請大家一同領受這饗宴。因本文為節錄,或有不依講稿順序、或有增刪字句詮釋內容,期待不失講者原意。

1970年代以前,新約學者出於敬畏,對耶穌的研究不敢過於深入。但2011年出版的“Handbook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Jesus”卻有指標性意義,因為它有4大冊,這表示新約學者終於再次敢於研究耶穌,更清晰勾勒出在歷史上的耶穌。
在研究的過程中,沒有人可以否認,關於耶穌的記載是將事實以文學的方式描述。歷史的真相被宗教性的文學創作包圍,神學的真相則環繞著歷史性的文學描述。故此,認識耶穌的方式就是以信心將這張錯綜複雜的織網抽絲剝繭地釐清。
以「耶穌的受洗」為例,可以清楚看到文學與真相的交織。根據最早成書的馬可福音記載(1章9~11節),耶穌接受施洗約翰的施洗,當下僅耶穌一人看見天是如何打開,聖靈如同鴿子一樣降落在他頭上,聽見上帝唯獨對他說:「你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你。」在此,可以直接察覺到「天裂開了」是一種文學性的描述。有人將之解釋成耶穌在受洗時看見異象:一種呼召的經歷,然後用詩篇的經文來表達呈現:「你是我的兒子」(2章7節)。但或許這裡就是一種詩的寫作方式,詮釋耶穌受呼召的經歷。
欲了解歷史的耶穌,要關注兩個關鍵日期:受洗、死於十字架。
耶穌受洗的記事對於第一代的基督徒而言是一個無法理解的信仰問題。依照當時受洗的意義──耶穌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當時的基督徒無法理解這點,因為他們早就相信耶穌是無罪。耶穌死於十字架上是另一個關鍵日期。第一代的基督徒忠實的、沒有虛構的記載耶穌以罪犯的身分被羅馬人處死在十字架上。這樣看來,耶穌的事工始於罪人的身分,並以罪犯的身分結束。
就神學研究的經驗法則:那些違反耶穌神性、無法理解接受的耶穌事蹟,就更具信心的認為該事件具有歷史事實。例如,耶穌認為自己是罪人;他拒絕被人稱為良善,因為只有上帝才配被稱為良善的(10章18節);他的家人認為他發瘋了(3章20節);他被自己的門徒出賣,被另一個門徒否認,被其他門徒離棄;他被處決;這一切記載都不是出於編造。因此,這兩個被當成傳道工作起始與終結的事件違反且阻礙了對耶穌的尊崇,反倒確認這兩個歷史時間是沒有爭議。
從生活經驗來看,如果你愛上某人,必定會對他/她的一切感到興趣,即使是芝麻綠豆小事,或童年故事。這些事不是愛的原因與基礎,卻可以表達出你對他/她的愛。愛情使人盲目,對抗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婚姻。同樣地,信仰不可以與戀愛類比,而應該與婚姻對照。信仰就是一生與耶穌連結。婚姻中的伴侶至少會想確認:他/她愛我。如果無法確定,只有虛幻的感覺,那就是關係的結束。信仰也可類比:如果基督徒所相信的耶穌,與耶穌對自己的看法矛盾的話,那麼就會摧毀信仰中的關係。又如果耶穌自己並不確信,自己在上帝與人類之間的歷史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基督宗教的信仰可能就會跟今天的景況全然不同。
為此,在過去60年間,新約研究特別專注於研究歷史耶穌,幫助我們看到一個全新、愈來愈具歷史、政治、猶太、人性面向的耶穌圖像。

一、耶穌的歷史面向
如果從許多文獻、遺物或古物中,恰好都可以獲得同樣的資訊,而且彼此透過不可置信的方法居然能夠相互驗證與互相吻合,那麼這應該與史實相距不遠了。透過這樣的比對中發現,耶穌是真的存在於公元第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他的相關記載也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就是說,耶穌絕對不是初代基督徒的幻想,而是在第1世紀時,出現在加利利地區的猶太歷史的人物。這可以從一個偶然被發現的硬幣中來證明。
在馬太福音11章7~17節中記載關於耶穌談論施洗約翰時,向群眾提出兩個問題:1)用修辭性的提問「是看被風吹動的蘆葦嗎?」;2)用反問式的提問「是看衣著華麗的人嗎?穿這種衣服的人是住在王宮裡。」這裡,耶穌把過著禁慾生活的施洗約翰與住在奢華皇宮中的希律‧安提帕(以下簡稱希律)對比。但是,第一個提問中的蘆葦是什麼意思?蘆葦和皇宮有何相關?
透過考古,很早就發現希律時代的錢幣。特別的是這錢幣上在一般刻印國王頭像的位置上刻著一支蘆葦。為著律法的規範,猶太分封的王也不可以印上自己的肖像。公元19年猶太分封的王希律在滿是蘆葦的加利利海邊建立了首都提比哩亞,並在同年鑄造這枚錢幣,因此選擇蘆葦來取代自己的肖像。但是,居住在加利利的人卻因這錢幣將希律說成是「隨風搖擺的蘆葦」。相反地,施洗約翰則是堅守原則、毫不動搖的先知。所以,依照泰森博士看法,耶穌將希律與施洗約翰對比,以一支搖擺的蘆葦來比擬。
這個在公元19年才鑄造、僅流通在希律統治的小地區與其周邊區域的錢幣,證明這些話是出於耶穌的口,而不是初代基督徒編造的。也因此,嗅出耶穌與希律之間的對立氛圍,帶出政治色彩。

二、耶穌的政治面向
耶穌是個流浪的講道者,施洗約翰則是先知,不像政治家能留下錢幣、古物或碑文,只能從各種文獻資料來區分想像與真實。從福音書及猶太文獻的記載,了解耶穌繼承了施洗約翰與希律的政治衝突。因此,當希律第一次聽見耶穌的事蹟時,惶恐地認為他是復活的施洗約翰,從此開始處心積慮地迫害耶穌。耶穌的傳道事工處於政治衝突中,他也勇於面對。
根據約瑟夫的《猶太古史》(Ant. 18, 116~119)記載,希律因為擔心施洗約翰會引起暴動而將他處死。後來與南方的拿巴提人戰爭失敗,猶太人就說:這就是上帝對他處決施洗約翰的懲罰。不過,此一詮釋並沒有提到施洗約翰跟拿巴提人有何關連。又馬可福音6章14~29節中提到,施洗約翰被處死是因為批評希律與希羅底的婚姻,這樁婚姻違反了律法,在他哥哥還沒過世前就跟嫂嫂結婚。福音書並沒有提到關於暴動的跡象,也沒提到拿巴提人。那這兩個記載的關聯性在那裡?
當仔細分析背後的歷史關連性,這兩個記載卻是超乎偶然地吻合。原來希律第一次的婚姻是與一位拿巴提公主結婚,後來他為了與希羅底結婚,於是在希羅底的要求下趕走了這位第一任妻子。此後,拿巴提王變成為希律的敵人。所以,民間所流傳:「希律被拿巴提打敗,就是對他處死施洗約翰的懲罰」的含意就清楚了──希律不顧施洗約翰的勸告,於是引發了戰爭;如果希律聽施洗約翰的建言,就不會嚐到失敗的痛苦。於是在耶穌公開進行傳道工作之後,在施洗約翰與希律之間的政治衝突,逐漸轉移到耶穌身上。也使得歷史耶穌逐漸有了政治的色彩。 
在不同的資料中找到的資訊可以結合成一個關連性,讓我們確認這不只是故事而已,而是事實。因為當時不可能有人故意操控這些不同的資訊來欺騙後來的歷史學家。從希律與施洗約翰從這個事件開始,耶穌在猶太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就可以帶出第三個問題:為何歷史的耶穌會愈來愈具猶太面向?

三、耶穌的猶太面向
福音書中經常描述耶穌與不同的猶太群體發生爭辯:他批評法利賽人,因為他們在律法妥拉之外,還堅持許多口述傳統,並取代妥拉中的誡命。他也批評撒都該人不相信復活。近代的研究對不同的猶太群體有更多的認識,發現耶穌並非猶太教的邊緣人,而是與法利賽人一樣,處於當時猶太信仰的中心。只是他的生活與傳道方式,與猶太教相異。
從昆蘭古卷中了解,法利賽人是猶太教的核心團體,是比較溫和正統的群體;而愛色尼人拒絕聖殿敬拜,認為大祭師不具正當性,並有自己的節慶日曆。福音書中所呈現的耶穌,同時與法利賽人和愛色尼人爭辯,因為他們所關心的基本主題都一樣。耶穌與撒都該人一起批評法利賽人在表面上遵行律法,但卻重視口述傳統過於律法。然而,耶穌並非撒都該人,他和法利賽人批評撒都該人否認復活的立場一致。耶穌站在猶太教信仰的中心,也站在這兩者中間。與施洗約翰的門徒和愛色尼人不同的是,耶穌在禮儀傳統上並沒有自猶太教抽離。但耶穌傳講的上帝國主權,卻是激進的猶太一神教主義。
會讓人錯覺耶穌是猶太教的邊緣者,是他那居無定所的流浪傳道者生活方式。但正因如此,更能貫徹自主與自立的價值觀。耶穌站在社會的邊緣,但他的價值信念卻又站在社會的中心。這也是耶穌與猶太教的關係。
透過研究耶穌與猶太教中各群體的關係,了解歷史耶穌猶太的面向。而居無定所的流浪傳道者生活方式,帶領我們認識耶穌人性的面向。

四、耶穌的人性面向
因為受猶太教末世論的影響,「上帝的掌權」被理解為一種末世的先知預言:宇宙要消逝,並用一種美妙的方式,更新為一個上帝國。這種固有對上帝國的理解,使耶穌被視為一個末世論者。
美國有個「耶穌研究會」(Jesus-Seminar) 學派提出辯駁,將耶穌傳講的「上帝的王權統治」提出新的詮釋:智者就是國王。如同所羅門王就是猶太教的偉大智者,當學習並活出他的智慧,就間接地成為一個「國王」。這種論點在希羅時代很普遍。他們依據《多馬福音書》重新詮釋耶穌所傳講的「上帝主權的國度」來支持這個論點,認為耶穌傳講的是一個智者的國度,這讓那些社會邊緣者、平凡人都能接近他。而且,弔詭的智慧與警世箴言充滿在耶穌傳講的信息中。
這種對耶穌智慧教導的詮釋雖然很片面,卻也提出些許正確的觀點。耶穌不只教導神學內容,也包含一般人都會碰觸的倫理議題、基本認知,可說是個智慧的導師。這是耶穌人性的面向。簡單舉幾個不是源始於「耶穌研究會」的例子來說明。
耶穌把所有誡命歸納為愛的雙重誡命:對上帝的愛,以及對鄰舍的愛(馬可福音12章29~31節)。依照申命記6章4節,對上帝的愛應該涵蓋一個人的所有方面:盡心、盡性與盡力。但耶穌的教導更延伸到第四個面向:盡意(理智)。耶穌提醒也應該用「理性」來愛上帝。可惜有很多人愛上帝只用情緒,是不用理智與智慧。
耶穌也引用了黃金法則: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就得怎樣待別人(馬太福音7章12節)。很多人認為,這段記載是後來的使徒補充的。但耶穌所提出的有其特別之處。在希羅文化(以及耶穌之前的猶太文化)流傳的黃金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負面陳述,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一種雖是正面陳述,但只局限親近的人。但耶穌把黃金法則用正面陳述的方式推演到對所有的人,又特別針對君王與有權勢者要求。
因此,耶穌確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具人性。

結 論
除了耶穌的上述四個面向之外,基督宗教信仰更把耶穌尊崇為上帝的兒子、上帝旨意的啟示者,因此再回頭看交織著文學創作與事實的耶穌受洗記事。之前已釐清歷史史實的部分,耶穌以罪人的身分開始傳道工作,跟眾人一樣接受洗禮,在公眾之下被認為是罪人,且透過受洗尋求赦免。受洗的記載中也連結了耶穌的異象,表達經歷呼召的經驗。
但是,保羅在羅馬書裡卻見證說,耶穌直到復活才成為上帝的兒子(1章4節)。在使徒行傳的記載中,第一次於塞浦路斯的講道中保羅就提到同樣的信息(13章16~41節),其中第33節中也引用詩篇2篇7節。從這兩處知道保羅認為耶穌是藉著復活才成為上帝的兒子,復活之前都還不是。但是在馬可福音中卻這樣描述,耶穌藉著受洗,早在他生命中,在復活之前,就已經成為上帝的兒子。然而,耶穌卻又在登山變像之後告訴門徒,不可告訴別人,直到他從死裡復活後才可以說出他是上帝的兒子(馬可福音2章~8節)。所以,我們可以如此理解:馬可福音的作者知道,事實上耶穌復活後才被接到天上,此時才成為上帝的兒子。直到復活,耶穌才被高舉到上帝的位置。但作者透過耶穌受洗的描述,把耶穌成為上帝的兒子這個時間點轉移到耶穌生前了。讓耶穌的一生都發散出復活的光芒。
唯有當從這個亮光中理解受洗的記載,這記載才具有改變人的力量。受洗記載的深層意義經由文學方式詮釋後,讓所有基督徒看見:耶穌也是藉由受洗成為上帝的子女,也領受聖靈,也經驗到自己被上帝所愛,也因此可以變得更堅強,特別是當他受到撒但試探時。在新約中,這些文學的創作方式環繞在許多歷史事件中,也藉此更明確地傳達出這些事件的深層意涵,讓我們更容易了解。
復活信仰的亮光讓我們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也讓這道光的光芒環繞在耶穌身上。這不是當時的詩人刻意寫的文學作品。寫這些記載的都是一般人。試想,一般人在什麼景況會想要寫詩文創作呢?就是戀愛的時候。這些交織著事實與文學的福音書,被無盡的愛交織而成。這是愛的文學創作。
但是,這只是一種錯看對方的盲目愛情,還是一種可以醫治盲目愛情的婚姻關係呢?透過歷史研究來閱讀聖經,這種盲目的愛情就可以變成一種真愛。在這種真愛中,或許會看見令我們心痛、無法接受一面,但是這卻是在真愛中不可少的經驗。

(轉載自台灣教會公報)

相關檔案下載:
歷史耶穌_現代門徒1.pdf
歷史耶穌_現代門徒2.pdf

資料提供單位: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心
活動源起 簡介 活動資訊 演講內容 媒體報導 文章分享 影音 友情連結 相關下載 捐款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