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聯絡我們
首頁 > 最新消息列表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點閱次數:801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2013/10/29
【新聞轉載】建構健康的神學、靈修與教會
作者/【特稿/吳信如】

建構健康的神學、靈修與教會

【特稿/吳信如】好久不曾在長老教會中聽見這麼熱烈的神學與聖經討論了。葛德‧泰森博士的信仰造就會與教牧進修講座,透過耶穌與保羅的足跡,帶我們稍微走出教會中保守與失敗主義氛圍,不少牧長與信徒說:「終於再度吸到一股改革宗信仰的自由空氣。」

過去10年來,在外教派的競爭壓力下,教會增長成了牧長與教會關心的主流,泰森博士卻在屏東民和教會的主日講道:「尋找失喪者」中告訴我們,耶穌的計算邏輯完全跟人相反,他放下99隻羊,去找那1隻迷路的,在上帝國中,最大的數字,不會帶來最大的喜樂。

在泰森博士離台前,我們針對幾個主題與他做了簡短的對談,內容摘錄如下:

問:這一次到台灣演講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答:多樣性!這是讓我最驚嘆的地方。還沒有到台灣之前,我在亞洲其他國家,例如香港、日本和韓國都演講過。我以為台灣跟香港一樣,只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沒想到,台灣居然具有如此豐富的、多樣性的文化、自然與歷史傳承,就連歐洲殖民主義對台灣的影響,也不只1個國家,還包括了3個,這使台灣不會受到單一文化的毒害。原住民文化對於漢文化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互補元素,長老教會應該多發揮這樣的多樣性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本身的宣教面向與深度。多樣性,就是上帝賜給台灣最大的資產,也是各種演化的有利要素,教會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個獨特的恩賜,反而朝向保守、單一的發展路線。

問:這次演講針對不同對象,請問您的感想是什麼?

答:非常謝謝長老教會的安排,讓我們接觸到台灣教會多元的群體。在神學院的講座比較單純,但是針對信徒的演講與講道就比較有挑戰性,我必須用更簡單的語言,增加自己的生命故事。我希望讓信徒對改革宗的傳統有信心、對我們的神學有信心。演講之初,主辦單位怕信徒會聽不懂,我則認為,即使只聽懂10%或20%,都是成長。牧長應該在牧會時就增加神學與聖經的教導,用信徒了解的語言,提升信仰的深度。這是靈恩教會最缺乏的部分,卻是改革宗教會的長處。此外,我也對於長老教會長期關心與投入台灣社會的關懷十分感動,這些都是改革宗的重要傳統,在與靈恩教會的比較中,我們不該附和他們,反而應該強調自己。

問:您在多場演講中,提到神祕主義與靈恩運動的差異,也提到耶穌對於用理智敬拜上帝的重視,這是十分改革宗精神的內在信仰觀點,可以請您再說明一下,作為對於面對宣教挑戰的長老教會一個提醒與參考嗎?

答:我的確發現了台灣教會對於基督宗教的神祕主義與靈恩運動的混淆。其實,基督宗教的神祕主義是奠基在十分堅強的神學基礎與理性認知中,過去一些偉大的神祕主義者,都是偉大的神學家。神祕主義強調的是在神學基礎下,走向內在的與上帝合一,把外在的理性神學思考,去除外在生活的干擾後,內化成心靈深處的轉變,再藉由內心與上帝合一的力量,進而建構堅定的信仰價值,轉變世界。靈恩運動的追求者,多是靠外在的情緒刺激,諸如激情的音樂、激動的語言表達或超自然的現象,但卻沒有真正走入內心。我認為,要與變動的世界對話,必須有更多的思考與真實的內在信仰經驗,不是靠情緒的挑動。

(作者為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活動源起 簡介 活動資訊 演講內容 媒體報導 文章分享 影音 友情連結 相關下載 捐款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