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 設教68年的南布中會大光教會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里,屬於瑪星哈蘭部落。根據地方文獻紀錄,瑪星哈蘭部落原本名為「那努姆」,意指為「六個指頭」。早於布農族居住於那瑪夏區的是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 但在瑪星哈蘭部落因大規模傳染病失去大半族人,因此遷徙並對這個地方有所忌諱。另有家庭生出有六個指頭或其他肢體殘疾的孩子,被視為不吉祥,但又未丟棄孩子,於是將孩子帶到瑪星哈蘭部落扶養。 1959年八七水災後,大光教會自五權教會分出,遷至現址並重新修建。時任牧師林永福思考教會應該重新命名,卻苦無想法,直到睡夢中見到巨大的亮光與星星,於是決定命名為「大光」,也是布農族語的「瑪星哈蘭」。 2009年八八風災期間,大光教會成為鄰近部落受災居民的臨時避難所;至今教會是部落緊急避難所,定期參與部落防災演練,且設置物資存放處。 「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是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承辦、高雄市布農族社會永續發展協會登記、大光教會執行的長者關懷服務。2018年1月成立,每週一至五開放,中午共餐。 大光教會牧師周智雄表示,在成立文化健康站之前,他已要求教會松年們每個禮拜四早上9點到10點時來教會聚會,一起查經、讀經與分享, 「他們平常多在家裡,不如來這邊。其實文化健康站是教會本身就要去做的社區宣教,也是牧者的工作。」正好政府提供補助,可以互相搭配。他也希望部落廣邀部落族人能夠常到教會,凝聚向心力。 周智雄提到,雖然原住民族55歲者就被政府認定為「長者」,但瑪星哈蘭部落裡,55歲到65 歲的長輩們還是很有活力,會自己投入農務等感興趣的事情,因此參與文化健康站的長者多是65歲以上,甚至有80歲的成員。 文化健康站成立過程 達卡努瓦里境內也有其他單位辦理之文化健康站,但分屬不同部落;周智雄舉其他縣市的類似例子,例如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有望鄉文化健康站與久美文化健康站,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有馬遠固努安部落文化健康站與東光部落文化健康站等。至於長輩該如何選擇?自然是看個人, 只是不能反覆變換,也不能重複參加,這點需要辦理文化健康站的單位們多注意與宣導。而周智雄則告訴教會松年們,文化健康站課程與教會聚會分開看待;文化健康站可選擇自己習慣、方便與喜愛的參加,而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也歡迎鄰近部落長者們加入。有趣的是,其他部落的文化健康站會找瑪星哈蘭部落居民擔任服務員。 最開始,周智雄藉由小會時向會友們報告文化健康站事工,強調「這是社區宣教」,也得到小會的認可。接著尋求有相關經驗的友人意見,得知政府擔心教會辦理文化健康站可能限制外教派或非信徒的參與意願,但周智雄提及瑪星哈蘭部落多數長輩正好在大光教會聚會,應該不成問題。於是申請計畫順利進行,周智雄也向弟兄姊妹們報告、宣傳。 文化健康站運作挑戰 對教會是否應該投入長照2.0政策,一直有不同立場的聲音,但周智雄相信教會可以比其它社團辦得更好,「所以我們才把長輩帶到這邊。」周智雄指出,文化健康站是否能夠在教會成立,最主要還是取決於牧者的態度與行動,「如果文化健康站做得很好,應該大部分的人會同意放在教會,但如果辦得沒有成長、也不能幫助教會提升的話,可能就會有人反對。」 也曾經有會友告訴他「牧者就好好做牧養的工作就好」,周智雄回答「教會本身就是要有社區宣教,我還是會做」,因為他希望部落的居民喜歡到教會。「假如文化健康站是在部落的其他地點,但牧師卻是負責人,這樣我可能會同意那位會友的看法。但松年都已經到教會了,這本來就是我們的工作。」而周智雄也沒有列名在文化健康站裡, 反而是服務員等都是教會信徒。 周智雄也會提醒在文化健康站服務的會友們, 既然教會辦了文化健康站,就要比一般的更好, 不要讓人覺得長者來教會,反造成教會的困擾, 「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教會環境。」周智雄笑著說明,有些人在教會看到垃圾,就會認為是外來人丟的;同樣例子還有教會的洗手間。因為很多觀光遊客來到部落,會常常借用教會廁所,引起長執們間有「是否關門」的討論。但周智雄反思,為了如廁,人們想到、走到、認識教會,這也算宣教。 關於服務員,周智雄認為具有「有經濟需要、願意受訓、態度良好」等特質者適任。目前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有4位服務員,最年輕者不到30 歲;大家分工合作,有文書、有財務、有掌廚、有帶課,還安排值日生,「希望能讓服務員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 除了內部協調,在與政府單位互動時,也存在挑戰。周智雄談到,政府規定文化健康站出席人數至少應過申請人數之一半,「但人數很難掌握。」因為長輩有不同的身體與心理狀況,只能盡量要求。對於不方便外出與受傷住院的長輩,教會則以送餐與探訪等方式關懷,也會每月定期為長輩們測量血壓、血糖等。 在與人溝通上,周智雄認為要有「靈巧如蛇、溫馴如鴿」的態度,不管接洽的政府人員是誰,都要用心與他們來往,「不管是什麼都恭敬有理。」雖然市政府原民會人員許多都是基督徒,但處理業務過程難免有情緒,周智雄會順著對方,也告訴文化健康站人員,「我們不要找理由。」真的強人所難地要求需要再討論,但多數時候都是接受指教並改進,「我們可以解釋,但不要找理由。」 文化健康站課程內容 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課程規劃是每月主題,禮拜一和五是主題介紹與自習課,禮拜二至四則是實際課程,如果是手工藝品等,未完成前不會讓長輩們帶回家,沒有完成的進度可以用自習課時間補完。師資方面,手工技藝類別多請部落族人,醫療保健宣導則請那瑪夏區衛生所人員,志工訓練就和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 2018年度主打文化課程,多由周智雄主持, 大家談地方歷史、布農族語、傳統生活等。過程中,周智雄發現很多詞語沒有布農族語,「例如水果很多是沒有的,我們會請長輩們探討。西瓜? 沒有,只有日本話。蘋果?沒有。鳳梨和香蕉, 有。」此外,長輩們也會說歷史故事,「這個地方剛開始不是我們布農族的,是卡那卡那富族的。」卡那卡那富族以前被稱為南鄒族,2014年6月26日正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之第16族。百年前即居住在那瑪夏區,但具體人數眾說紛紜,上百上千,也有長輩說是上萬。但後來瘟疫爆發,半數卡那卡那富族人病亡,瑪星哈蘭部落因此被視為「禁忌之地」,後來遷移到他地。後來布農族人來,將此地開墾成為農田。 而2019年度文化健康站課程更為多元,除了文化課程,還會有聖經、手作、衛生所長照宣導、其他社福單位高齡關懷事工配搭等。從2018年1月就加入文化健康站、最資深的服務員盧銀妹表示, 與長輩互動是彼此學習與調整,過程順利,「這邊的長輩好像都比較健康,不會有情緒,不會讓我們照顧時有負擔。」在盧銀妹眼中,長輩們可以操作需要毅力、耐力與技巧的手工藝,「而且他們想像力比較高,學習能力也很高,跟我們一樣。」 文化健康站未來展望 對於未來文化健康站如何永續發展,周智雄希望能辦理訓練,持續栽培文化健康站服務員,「我跟她們說:妳們不一定會留在這邊,但長照是長久的,而且不只是老人家,還有小孩子和弱勢團體。」擁有長照技能與證書,未來服務員要轉換職場,教會也能幫忙介紹。而教會也鼓勵服務員們什一奉獻,一方面珍惜政府負擔的經費與教會給予的機會,一方面也讓眾會友們透過週報紀念服務員們的付出與貢獻。 曾經有人告訴周智雄「教會要簡單點」,但對周智雄而言,基督徒只是在教會做禮拜或對他人傳福音,似乎不夠。而面對不同聲音,瑪星哈蘭部落文化健康站選擇自我要求、盡善盡美、無可指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