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27年歷史的台北中會文山教會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舊稱木柵)開元街上,倚著景美溪;教會旁就是文山區行政中心,是文教區域核心,附近學校除木柵國小與木柵國小,溪的對面就是政治大學。 文山教會現任牧者為駱昆和、林淑美牧師夫婦,教會今年開辦華語禮拜,吸引不少年輕人與非台語使用族群聚會,台華語禮拜聚會人數相加約180人。文山教會去年6月配合台北市社會局辦理老人關懷據點、9月推動幸福小組,發展約1年都已呈現果效;然而有趣的是,這間牧者、長執與會友們樂意互相配搭、願意委身事工的大教會,卻曾有一段不平靜的歲月。 負重擔者渴望平安文山教會的成立,跟木柵有名的茶產業與茶農張迺鴻有關。張迺鴻是福建安溪移民,家族為當時木柵山上指南村居民,世代務農、種茶。 張迺鴻當過保正,在當地有名望,1878年他途經新店屈尺橋附近,正好碰上馬偕(偕叡理)佈道,聽聞聖經話語、記載在馬太福音11章28節「來吧,所有勞苦、背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張迺鴻常挑著重擔,走上5、6公里到新店做買賣,因此被這段經文觸動。 他專心聽馬偕講道,最後接受福音與耶穌基督;當時台灣基督徒很多是社會邊緣、弱勢群體,張迺鴻信主不但特別,也非常激勵他人。他帶領家人與鄰居信主後,一群人從山上赴新店教會禮拜,張迺鴻後也因熱心服事而當上新店教會長老。但由於路程實在太過遙遠,於是1891年首先在指南村渡船頭(現政治大學堤防外運動場附近)租屋作為聚會場所,稱「內湖教會」,是新店教會支會。 到了1897年,近一步於木柵開元街購得現址,隔年建堂獻堂,改稱「木柵教會」。當時開元街是木柵地區少數街市,地段珍貴,由於張迺鴻長老的好名聲,才讓人願意賣地給教會建堂。那時木柵教會信徒只有張迺鴻、張建孢、張進來、張三旗、張迺省、張榜、張迺妙、張海水等9戶人家,雖都住在山上,離教會尚需1小時路程,但為體貼傳道人往返,還是將教會建於山下。 羊群盼有牧人照顧教會雖然建立、但規模不大,當時傳教師也不多,受派前來牧養的傳道人任期都不長,約莫1、2年,影響教勢發展。木柵教會於1954年在台北中會夏季例會中准升格堂會,但傳教師仍時常更動,向外擴展之前,內部早已有不和諧之聲。 1955年,因帳目不清爭議,教會分裂,隔年出走得的信徒在與木柵教會相隔50公尺處成立「新興教會」。分裂直至1962年9月,經台北中會協調,2間教會終於合併,正式成為今日的「文山教會」。 雖然復和,但仍需要有牧者安定會友的心。1971年9月封立陳文福牧師為首任牧師,但陳文福牧師幾年後赴美進修,教會再度陷入「群羊無首」的窘境。好在1973年1月,台北中會派傳道師陳勝三駐堂牧養,同年12月封立為文山教會第2任牧師。陳勝三牧師至退休,在文山教會牧養41年。 文山教會人事走上軌道後,終於可以全力堆動事工,並陸續成立青少年團契、婦女團契、社青團契、夫婦團契等,更在1988年10月,在萬芳社區開設文山教會支會──萬芳教會。 立足應許地的教會文山教會1980年代開始發展,聚會人數與事工內容漸多,使用空間不足,遂籌劃建立新禮拜堂。 但這時才發現教會200多坪土地和鄰近總計3000多坪區域,早在1969年都市計劃被編列為市政府行政機關預定地,並將於1987年進行徵收。 面對這個難題,教會曾試圖尋覓新地點遷地新建。然而教會沒法再負荷台北市高昂地價。張迺鴻孫子、教會長老張約旦提出另一觀點:為何不設法留下這塊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呢? 這番話讓教會長執會醒悟並下定決心,教會全體同心禱告,並動用一切想得到的資源,於1986年2月開始向有關機關遞出陳情書。在歷經多次挫折後,感謝上帝保守,1990年7月,奉行政院核准以「文化資產保存區」之名保留本土地。 然教會在隨後建堂過程依舊經歷許多挑戰,如有人向上級機關提出檢舉與抗議,教會逐一克服各種限制與打擊,終於1996年5月完成新堂硬體結構和外觀,並取得使用執照,進入後內部設計與裝潢工程;在度過資金短缺等困難後,1998年4月12日、復活節當天,終於在上帝應許之地,建起聖殿、獻予上帝。 長有所樂少有所長上帝帶領與彼此同心下,文山教會跨越人事與土地的波折,也持續投入各樣事工。去年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為推動高齡關懷事工舉辦說明會,駱昆和牧師受陳敬元牧師邀請,參與總會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的長照事工說明會。後也帶著長執到台北中會大橋教會、天主堂和外教派教會與里長服務處、社區發展協會等機構進行事工觀摩。去年6月在台北市社會局補助與台北市松年長春社會福利基金會協助下,正式開辦老人關懷據點,約有60到70名社區長輩參加。 文山教會安排一週4天活動,禮拜二、四設計彈力帶運動、筋絡推拿、電鍋菜、園藝等據點課程。禮拜三、五則是交誼日,可以選擇卡拉OK歡唱或玩桌遊等娛樂。除了固定活動,適逢感恩節、聖誕節等教會節期或團契出遊日,教會也會邀請據點的長者同樂,如去年聖誕節晚會,長輩們還上台表演考驗反應力的疊杯秀。 除了精彩課程,據點也供餐,只要40元,長輩們就能享用美味餐點。菜餚由志工媽媽們輪流烹煮,而附近菜市場商家知道文山教會如此關心長輩後,也開始定期供應食材給教會。 駱昆和認為教會推動高齡關懷事工有2種大方向,第一種方式是「與政府合作」,例如文山教會因申請市政府社會局補助,據點宣傳招牌和布條上印出市政府社會局字樣,有助於在長輩們來到教會時更覺安心與信任。不過使用公家費用,就要珍惜有限資源並按照政府規定辦理,尤其是經費核銷,而在政府補助劃撥下來的空檔,教會也要能夠預先支應;另外配合政府辦理關懷據點是社會服務,不能明顯談到宗教,免落人口舌。 第二種選擇是教會自己辦理,自然限制沒那麼多,但必須考量教會能力,決定要做到怎樣的程度,應該量力而為。不過駱昆和總結,教會開辦老人關懷據點等社區服務仍然是副業,「身為信仰團體——見證與傳揚的團體,傳福音還是主業。」 除了松年,文山教會也關心兒少青發展。駱昆和就讀政治大學,在學4年期間正好也是在文山教會聚會。當時青年們聚會除了讀經、查經、研經,也會討論死刑存廢等社會議題。不過他分析當時政大學生才5000人,現在15000人,足足3倍多,「在學校的人變多,來教會的人卻變少。」或許因為交通便利,有些學生選擇回到家鄉教會聚會,也或許是信仰不夠堅定而放棄教會生活,如何「把人找回來」仍然是教會必須面對的問題;另外青少年外務多、讀書忙,如何讓他們兼顧學習與信仰,或找到與青少年良好溝通的青年輔導等,也要持續思考。 駱昆和觀察,今年文山教會配合台北中會鼓勵,開始華語禮拜後,有不少年輕人願意參與教會禮拜,而且人數持續增加,過去教會平均主日禮拜人數約140人,現已增長至180。雖然開始華語禮拜對習慣台語的長老教會並非不容易,但仍然值得嘗試。華語禮拜流程較台語禮拜更精簡,再加上有敬拜讚美,初信者、年輕人的接受度和認同度較高。 為讓更多人參與禮拜,駱昆和笑說要是哪天必須英文禮拜也願意。駱昆和自稱是「放火者」,試著讓文山教會走出舒適圈,為宣教突破「習慣」。有如去年9月開始幸福小組,雖然處於試水溫階段,但僅僅如此,洗禮方面已感覺到人數變化,以前一整年約3、4人受洗,開始推動幸福小組至今,已有11人受洗及堅信禮。 事工點燃宣教熱心在駱昆和眼中,陳勝三非常包容、疼愛、照顧弟兄姊妹,他坦承當初受陳勝三邀請來到文山教會,壓力不小。而且文山教會的規模比他原本牧會的教會還大,「牧者必須更用心。」 因老人關懷據點,教會與社區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但教會不能「甘心於此」,「要一起來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正如最初讓張迺鴻長老感動的「所有勞苦、背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上帝的平安不是安逸,而是背著十字架、踏上宣教路的「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