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走出創傷的史努櫻南投仁愛鄉的山區一帶,擁有峽谷、溫泉等豐富的自然景觀,素來是喜好自然美景的遊客必訪地點,然而這一帶其實也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群的傳統領域,山間部落分布,蘊藏著許多不該忽視的歷史與人文資源。沿著台14線往廬山溫泉路段4公里處,則是「史努櫻部落」的所在地,這地區舊名「春陽」,賽德克族人則已正名為「Alang Snuwil」,Snuwil在族語裡即是「櫻花」的意思,顯示出部落以盛美的櫻花為特色。而當地除了有花卉、茶葉、蔬菜等農特產,部落也維持著傳統文化,耆老身懷古老的編織技藝,是台灣的珍貴的文化資產。 但是,看似樸素祥和的史努櫻部落,其實承載著賽德克族人在日本殖民時期的沉重歷史。除此之外,如同許多的原鄉地區,史努櫻部落因近代環境變遷,而有越來越多青壯人力為了工作、求學而外移,導致留在部落家中的高齡長者比例越來越高,再加上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重創部落。如何凝聚族人、走過創傷、挽救文化斷層、關顧高齡人口,都成為勢必面對的課題。 大地震後,史努櫻教會投入賑災行列,教會牧師Peto Ukan(魏錫欽)也著手聯繫社會資源,開放教會成為社區長者的關懷平台和資源窗口,從最初與公益基金會合作的「老人日間關懷站」開始,發展至後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由教會提供場地、聯繫同工而運作的「部落文化健康站」。 如今史努櫻長老教儼然是史努櫻部落的高齡關顧中心,從以前到現在,透過教會與信仰的力量陪伴部落中的老人家,至今也有近10年的光陰。站上的服務員以及多位志工,不僅是教會會友,也是史努櫻部落當地族人,他們謹守牧師的教導,用信仰和愛心守望自己部落長輩,也以文健站作為老人家與晚輩分享族語、部落歷史和編織技藝的機會。如今在每周一至五的開站時間,人們都能聽見從教會中傳出老人家開朗的笑聲。 史努櫻文健站牧師Peto Ukan表示,史努櫻教會的社區長者關懷事工,約莫是從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開始的,最初是跟愚人之友基金會申請,開辦「老人日間關懷站」,以教會名義來辦理方案並提供場地。後來有一陣子,教會將此資源轉介給社區協會,由社區來負責日間關懷站,但社區運作約一年後,再度將此站交回給教會負責。及至2013年,出於更適切的考量,史努櫻教會改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全國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的計畫,此方案除了確保服務員以合宜的照護技術和衛教專業下照顧長者,更呼籲各部落的老人日間關懷站,要能夠建構具有部落文化內涵的照顧環境,鼓勵聘用在地族人作為服務員。因此在日間關懷站中,更重視族語互動,並且透過工藝課程的設計,發揚史努櫻部落耆老們的編織技藝。 在教會的用心陪伴下,2015年史努櫻教會的老人日間關懷站,成為原民會原住民部落文化健康照顧計畫核定執行單位,並且於2016年申請成為「南投縣仁愛鄉史努櫻教會文化健康照顧站」。此方案除了更嚴謹的要求站上的安全、健康等專業的照護技術,也著重營造出屬於部落特有文化的照顧環境,包括族語的使用、推動部落特色等等。目前的計畫負責人由牧師Peto擔任,在文健站上的兩位服務員以及多位志工,都可以與老人家以族語溝通。站上也時常設計特色課程,例如邀請長輩分享過去的生命故事和部落的歷史,或以族語吟唱古謠、以傳統編織製作工藝品等等。Peto表示,史努櫻部落有許多婦女耆老仍保留著幾近失傳的傳統機具編織技術,在外來文化強勢入侵的當代,這些婦女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彌足珍貴。在文健站上,每逢為了出門參加舞蹈比賽,老人家身上所穿戴的頭飾背心,往往也都是出自她們親手一針一線而成。 用心相陪的同工「來!我們一起手腳動一動!」走近史努櫻文健站,負責吆喝大家做操、只有30歲出頭的年輕女子,在阿公阿嬤之間特別顯眼。她是文健站目前的服務員Lobaw Sring,自去年到站上至今,一提到文健站事工,她的語氣充滿熱情,也顯示出對這些長輩的疼惜。出生在史努櫻部落的Lobaw Sring,人生過程中不免因為求學和工作,而必須出外生活,但她心裡始終惦記著教會和部落。因為從小看見自己的家人在教會中殷勤服事,而牧師也常常教導青少年要重視自己的文化,因此養成她對部落和教會都有深深的認同和顧惜,雖然在外生活,她的心裡卻時常覺得對部落「放不下」。「有天我回到教會問牧師,有沒有可以讓我幫忙的事情,他說好啊,妳可以來文健站接督導嗎?我嚇了一跳!」Lobaw Sring是護理師出身,擁有專業照護知識,但牧師當時卻要求她接任的,卻是自己從未嘗試過的行政職務,讓她一開始就戰戰兢兢,因為什麼事都要從頭學起。後來她索性辭去山下的職務,全心投入文健站的工作,也從此搬回部落。做了一年的行政工作後,她也完成了相關的訓練課程,而正式擔綱站上的服務員,成為第一線接觸長輩的同工。回想起來,Lobaw Sring充滿感恩,因為牧師的信任和帶領,讓她能夠藉由這個工作回到部落,更因此學習到許多新的事務,「與老人家相處,其實是我自己也學到很多。」她表示,部落有太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人,為了求學、工作而遠走他鄉,偶爾放假過節才能回來,致使年輕人失去很多很老人家相處、學習族語和傳統文化的機會,因此她非常感謝上主,讓她能回到部落工作。「我們這邊的老人家,最會編織!」Lobaw Sring特別指出史努櫻部落耆老最知名的特色,並從庫房中拿出許多老人家的編織頭帶等作品。她介紹到,部落中有許多長輩開設技藝工坊,除了讓許多外地人前來觀摩學習,其實更是呼籲自己部落的年輕人回來接手,傳承這些古老的技藝。 過去同工訪視部落時發現,有許多老人家白天時因為年事已高,不方便外出而待在家裡,而其他家人大多又在外忙於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人家不免會因孤單而萌生憂鬱。「其實我會想要為老人家服務,就是喜歡看他們笑,聽到他們的笑聲。」Lobaw Sring表示,文健站同工最大的目標,就是讓每個來到站上的老人家,都可以開開心心。 目前參加文健站的老人家很大部分是史努櫻長老教會的松年會友,而文健站的服務員和志工,也都是教會的會友。目前站上另一名服務員史阿雪,同時也是教會長老和教會課輔安親班的同工,她於數十年前從信義鄉布農族部落嫁過來,如今早已深諳賽德克語,甚至能夠流利地與文健站上的老人家對話。牧師Peto過去受《台灣教會公報》訪談時即表示,部落人數少、教會小,經費也不是那麼充裕,許多教會事務就是仰賴傳道者去推動,剛開始接觸社區性的方案計畫時,甚至要由牧師一個人首當其衝,包辦行政、聯絡、受訓等等,再慢慢把這些資訊、資源介紹給部落。「不是不能做,只是很需要『有人』做。」如今雖然有這些同工一起分擔,但還是很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力,能為部落做更多。史努櫻教會目前除了部落文健站,也提供場地與社會企業合作開辦週間安親班、課輔班,陪伴部落的國小學童。課輔班的同工、教會執事黃實美,也是文健站的志工,只要有空,每天上午陪伴長輩、下午陪伴兒童。縱使人力不多,從史努櫻教會的事工中,處處可看見這樣傾力關心著部落老幼的見證。 史努櫻部落與教會發展史史努櫻部落位於南投仁愛鄉霧社東方約3公里地,海拔約1200公尺。這一帶在賽德族人的舊稱為「荷戈社」(Gungu),在日本殖民時期發生了賽德克族武裝抗日的衝突,史稱「霧社事件」,荷戈社也參與抗日的部落之一,當年的衝突行動遭到日方鎮壓後,部分荷戈社族人被遷徙至川中島(現清流部落),令有其他村族人被遷徙至這個區域,為了方便管理與稱呼,日人根據此區域遍植山野櫻的特色,將此區統稱為「櫻社」。及至國民政府時期,這個區域被更名為「春陽部落」,然而賽德克族人自稱為「Alang Snuwil」,意思櫻花部落,中譯作史努櫻部落。1949年,長老教會賽德克族群區會第一間教會於此設立,原名為「春陽教會」,及至1999年族人以賽德克族語正名而為「史努櫻」教會。 在族人與教會有意識的推動下,史努櫻部落奮力維持著社群文化與習俗。當地族人以傳統的編織技藝為特色,在九二一震災過後,因為有感於文化斷層,部落族人婦女開始設立工坊、呈現編織成品,呼籲後代子孫學習認識文化。然而人口外流、外來文化強勢入侵的現實,使得這些傳統技術逐漸失傳,有感於現況,牧師Peto除了盡幾所能為族人和長輩尋找可以連結的資源,也時常在教會中呼籲族人要重視上主所賜的文化產業。 參與事工 扎根認同賽德克族群區會現有14間教會,其中有8間堂會(德克達雅、布蘭、史努櫻、廬山、德鹿谷、都達、賜德磊安、賽德克)、6間支會(林原、莎都、德鹿灣、鹿谷達雅、布魯那萬、谷鹿邦)。而史努櫻教會是賽德克區會第一間設立的教會,深刻見證了賽德克的宣教歷史。教會在部落中的使命,除了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更多時候是藉由處境化的關懷,回應部落的缺乏。在史努櫻部落任職宣教超過20年的Peto牧師,曾於受訪時提出他的親身觀察,很多賽德克支會的牧傳的謝禮微薄,如果大家能關心奉獻,或是捐助每個禮拜愛宴的物資,都能改善及幫助支會的需要。至於史努櫻教會本身,除了經營近10年的社區長者關懷事工之外,也積極投入弱勢家庭孩童的安親課輔班,募集文具用品、餐點以及輔導老師薪水等費用,都使史努櫻教會用盡心力。 關心自己部落的現況,從中看見認同與扎根的契機。文化健康站服務員Lobaw Sring、同時也是教會青年團契成員表示,文健站上有很多老人家,具有精湛的編織手藝,希望年輕人能夠回來部落貢獻行銷知識與技能,幫助部落推廣這些特色文創。她也指出,史努櫻教會的年輕人其實非常團結,也對教會和部落很有認同感,礙於大環境的發展,使年輕人不得不離鄉背景去工作、求學,但只要逢放假過節的時候,教會年輕人一定會把握機會回史努櫻,也會一起討論能做些什麼來凝聚認同。幾年前,年輕人發想了「路跑活動」,在青年團契主導之下,由史努櫻教會主辦,從2015年開始了「為耶穌而跑」的路跑活動,至今已執行至第4年,號召許多青年返鄉參與,也獲得地方好評,更吸引了不少外來遊客參與,其中的觀光和文化推廣效益,都很值得期待。史努櫻教會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回到部落,陪伴長輩與孩童,也接下傳承文化的棒子,一同守望族人。 (報導/攝影/Um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