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一領一・新倍加」特色教會觀摩49:排灣中會三地門教會
鹽的祝福
作者 /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17年為排灣中會三地門教會設教70週年,教會除規劃整年系列慶祝活動,也設計由足跡形狀構成數字「70」的紀念l o g o,象徵持續不斷的信仰旅程。「扎根、傳承、蛻變」為70週年主題,完美呼應教會歷史:1945年福音進入地磨兒(Timur)部落,是排灣族人認識福音的開始;教會多年來不斷反思福音與文化的結合,從建築到事工,持守信仰也不忘傳統;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無人能置身事外或單打獨鬥,三地門教會成為排灣中會、地磨兒國小與屏東縣政府的幫助者,在經費、人力與企劃上給予多方面協助。

聖經上記載,上帝盼望基督徒是世上的鹽與光,純淨使人滿足,耀眼沒有隱藏;排灣族宣教正好與「鹽的祝福」有關。1945年脫離日本殖民政權,三地門鄉前鄉長故歸順義在屏東中會長老吳可免的陪同下,拜訪屏東教會牧師許有才,請教「我們以後應該要敬拜什麼神?」,這個提問就像馬其頓的呼聲令人驚喜,於是隔年初,許有才領著40多名教會青年、踏著單車、帶著食用鹽拜訪地磨兒部落。

同年10月,傳道師黃素娥經許有才推薦,擔任三地門國小教師,白天上課,晚上傳道。1947年,黃素娥辭去教職、專心傳道,因廣結部落婦女,以陳甘阿文(M u ni)姊妹家前庭院為最初聚會場所。

隨著族人生命改變與大頭目率先信主,佈道所聚會人數增加,1950年以竹子茅草為建材,第一座禮拜堂落成。這時福音之火也向外蔓延,鄰近部落如馬兒(瓦酪露Valjulu)、安坡、口社(莎卡蘭Sagaran)、涼山、賽嘉等。後幸有會友各樣奉獻,教會新建瓦造禮拜堂,又進步到鋼筋水泥,最後成為如今具排灣族傳統建築特色、又能容納上百人的大教會。

在三地門教會設教70週年紀念活動「設教騎跡」中,曾邀請3位耆老口述歷史,耆老杜玉蘭說,最早教會沒電,她每天帶著蓄電池到水門去充電,行走在舊吊橋上難免緊張,「全憑信心為主作工。」牧師王朝賢之妻、師母包素香分享,以前什麼都拜,遵守各種禁忌,卻仍心懷恐懼與遲疑。但認識上帝之後,不再守成,有了翻轉,大家見她改變,也跟著信主。她猶記得黃素娥曾告訴她:「妳會成為牧者的夫人。」這讓她下定決心要認真學習各樣服事。長老劉庭印象最深刻得是在教會學到〈來信耶穌〉、〈耶穌愛你〉、〈耶穌救你〉等多首經典詩歌,配合許多聖經故事,使他的信仰更加堅定。

委身 結合福音與文化

三地門教會現任牧師陳明光1997年8月授職,他回憶自己剛到教會時,由於是有歷史重量的教會,給人較規矩嚴肅的感覺。他到教會後,藉由各種訓練課程幫助長執與會友生命「質」的提升,「建立委身的態度。」另外也特別重視福音與文化的結合。

1998年開始的「原住民民俗才藝人才培訓營」是三地門教會美好的事工,透過集合型訓練,幫助每個人發掘自己與欣賞他人的恩賜,未來在教會服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讓不斷凋零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最早為國中小生的課業輔導,陸續加重文化認識與才藝訓練比例,從體育球類課程、資訊課程到族語課程,平均有上百位小朋友參與其中。

以2008年、第11屆人才培訓營為例:營會安排母語教學、信仰品格和文化習俗等課程。母語課以簡單生活會話和趣味童謠帶孩子們認識排灣族語;信仰品格幫助孩子們突破高學歷至上的盲點,重視身為基督徒重要的美德;文化課是體驗課,觀摩陶藝、刺繡、琉璃珠等工藝作品。另外有傳統舞蹈和體適能,讓精力充沛的孩子能玩得盡興。該屆首創晚間課程,為青少年與成人時間,更深入探討排灣族文化,例如青少年認識社會階級、家庭與部落制度、親屬稱謂與禮儀;成人磨練刺繡與編織等工藝技術。

陳明光自信表示,「三地門教會是音樂的教會。」教會多數小朋友學習樂器,也有青年讀音樂相關系所。地磨兒國小合唱團有半數以上成員也是三地門教會主日學孩子;青年們也展現音樂創作才華,加入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的使徒樂團。教會從屏東縣政府2009年推出「台灣原住民合唱嘉年華」時,就擔任承辦與演出單位,足足7年。

三地門教會在設教70週年慶祝活動中規劃錄製紀念專輯,由會友們組成的「三地門教會聯合詩班」演唱。專輯分為三個層面,分別出版C D紀念專輯各一片,三片主題「Kemapaz扎根、Patatavelak傳承、Kivaljuq蛻變」。首部曲為地磨兒在地古謠20首歌,在錄音過程聽聞耆老解說古謠歌詞意涵,更突顯文化深根意義。二部曲為合唱曲6首,三部曲為青年創作6首。專輯目的不在量產與販售,而是單純希望在錄音、製作與發行過程中,所有參與者都能留下美好回憶。

設教70週年主題曲〈Kemapaz扎根、Patatavelak傳承、Kivaljuq蛻變〉出自教會執事陳慶林之手。他對詩歌之美的體悟,來自〈來信耶穌〉一曲。「來信耶穌、

來信耶穌、來信耶穌現在。」簡單好記的歌詞與旋律,卻是眾多信仰前輩們心中永遠的回憶,當時孩子的長輩們,或許對信仰裡許多大問哉沒有明確答案,但早已身體力行:唱著歌並跟著傳道人,挨家挨戶傳福音。陳慶林在70週年紀念特刊裡提到,感謝上帝給予他勇氣和靈感,運用熟悉的詞語,巧妙安排分部與合唱,完成別具意義的演出,歌聲鼓勵所有聽聞的人:莫忘愛主初衷。

「每次主日禮拜聽司琴彈琴,還沒開始禮拜就有感覺了,會知道這個司琴有沒有準備。如果是有預備自己,整場禮拜下來大家的狀態也都會很好。」陳明光說。

教會去年7月30日也舉辦「台灣排灣部落交流音樂分享會」,聯合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會「聖三一合唱團」、地磨兒國小合唱團、希望合唱團等樂團,在優美詩歌與見證中交流。

重生 關懷生命與思想

除了教會內部培訓,三地門教會投入監所佈道、地磨兒國小生命教育、松年大學、老人關懷據點等社會事工。另為排灣中會與小型教會活動、建堂、設備等需要奉獻。1994年教會接觸監所佈道,當時陳明光受王德成牧師邀請協助司琴,在24年觀察下,陳明光認為監所氣氛比社會想像得要友善、嚴謹、正義,例如曾經有受刑人邀請他教導自己女兒鋼琴,流露出親情與藝術的嚮往。陳明光分析監所佈道就像聖經上所說「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人身上做了這些事」,那是為上帝做的,也是上帝指定的事工,各教會可量力而為,透過代禱、奉獻與實際參與等方式關心更生事工。

教會長老王美花於70週年紀念特刊裡分享參與監所佈道的心疼與感動。進入監所需要經過制式又嚴格的手續,清點人數、身份確認、攜帶物檢查,等待鐵門開

鎖,通過後緊接著是另一扇鐵門。受刑人在獄中化為平頭、制服、編號,失去了身為個人的標誌性,但在受洗儀式上,穿著白袍的「同學」(受刑人獄中稱呼)聽著主持喊出自己的名字後上台,那時刻「重生」意味無比濃厚,哪怕未來仍面對不知長短的刑期,在接受信仰的那一刻,受刑人們終於變回有名字的人。

三地門教會配合總會與排灣中會宣教計畫,於2006年進入地磨兒國小,開始生命教育事工。陳明光相信,生命教育就像監所佈道,在錯誤觀念裡,孩子們常常被視為家長的附屬品,沒有自己思考與決定的能力。但孩子們有很多疑問在心裡,小從親情友情的認知,大至對整個社會的看法,生命教育並不是要讓孩子們變成偉人,而是陪伴他們成長,帶他們認識上帝,福音會成為小孩生命茁壯的重要養分。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所在,都有上帝與教會,這份堅持讓教會生命教育團隊於今年4月30日榮獲教育部全國107杏壇芬芳獎(團體組)。師母莊玉美在70週年紀念特刊中更準確定義生命教育是「為生命加分」,她在服事過程中學習將關愛自己孩子的愛,轉化為更寬廣的愛,也關心其他孩子成長。隨著時代改變,她也看見不同世代對孩子們有不同要求,其中有些甚至嚴格殘忍,但她相信堅持生命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始終記得「如何生活」。

地磨兒國小教導主任陳慶林、總務主任唐世勇與幾位老師等皆為三地門教會會友。今年4月22日地磨兒國小至三地門教會進行招生報告,陳慶林指出,部落學校是為了部落存在,不是為了老師。面臨少子化,很多學校面臨縮減班甚至倒閉危機,尤其是鄉下或部落小學;學校特別需要家長支持,也鼓勵家長提出指教,提升學校品質,讓孩子們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目前地磨兒國小使用全國首見、獨立編制族群本位教科書,加強排灣族文化認識與在地部落連結,學生在學術專業表現也不比市區學生差。

與中會和其他教會互動上,三地門教會樂於分享。早在1999年,關心旭海與佳平教會事工經營,並為古樓教會購地建堂奉獻。2001年贊助旭海教會事工費,2003年贊助中會修繕辦公室。2006年幫助南和教會開創兒童課輔班與長樂教會修建宿舍。2012年協助活石教會購入福音車,2014年排灣中會設立50週年,奉獻15萬元辦理紀念活動。2016年為久原教會添購音響與文書設備。設教70週年感恩禮拜上,與排灣中會和地磨兒國小簽署宣教與教育基金奉獻,分別定下「十年奉獻七十萬」目標。

「在三地門教會很幸福。」曾有三地門教會的會友寫下這樣的感言。對陳明光來說,少子化、高齡化、部落人口外流都市等議題,確實影響教會,但他認為最需要關心的不是人數,而是每個會友的生命與思想。在社會議題與各種主張百家齊鳴的時代,他勉勵會友們務要心繫上帝的話語。

教會建築特色盤點

a.教會走道:用原住民特色畫風呈現聖經與排灣族傳說的相似之處。入口處為「創世紀」,畫面中有一個陶壼,為排灣族傳說中祖先出生的地方,象徵排灣族的出現也是上帝美好的計畫。中間有「亞當與夏娃」、「該隱殺害亞伯」、「摩西與十誡」、「亞伯拉罕獻祭長子」、「大力士參孫」等。其中「挪亞方舟」結合排灣族洪水傳說,畫面裡有隻山羌以短角傳遞火種至各部落,天上是口銜橄欖枝的白鴿。講台前為大大一個愛心,替走道畫作收尾。不過無論是從入口看來的「終點」、或是從講台來的「起點」,這個大愛心都顯示基督信仰的核心:「愛」。

b.教會講台:座椅、裝飾與整體造型為傳統石板屋設計,一顆樸實的大石作為聖餐桌,象徵耶穌的身體。

c.十字架:十字架為火車鐵軌枕木,代表耶穌,做為人與神的中保,若不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犧牲,人不能得到白白這份珍貴的救贖與恩典。

特色教會49-排灣中會三地門教會(2018.05_3457期).pdf

資料提供單位: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