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76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上帝以「死亡」向人類解釋「生命」
參觀德國生命禮儀與安葬中心(Pütz-Roth)有感
作者 / 吳信如總編
【一本最動人心弦,讓你噴淚閱讀的傷痛陪伴書籍】死亡——人的有限與恩典的無限葛哈德‧安格斯伯格(Gerhard Engelsberger)。這本書由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推動中心、南與北文化出版社聯合出版,作者安格斯伯格不是以一個教條主義者或解經家自居,而是一個實務工作者的身分,來剖析這個主題。作為有多年牧會經驗的牧師,他從貼近每個人的問題著手,然後再進一步陳述、切入問題,並尋找發人深省的答案。所以這是一本「取材自生活」的書,對所有想要探討死亡這個話題的人,都能提供一些幫助。本書動人結語:在臨終者的床邊,我學到,上帝就在那裡!希冀這本書有益於各位讀者在探訪關懷,且一領一傳道的過程更能有幫助。

德國的神學與靈修傳統,面對德國社會的快速老年化趨勢,近幾年來,特別重視臨終與安葬禮儀的實踐層面,特別是藉此延伸到基督宗教的生命教育與悲傷輔導層面,透過生與死的對話,建立整全的基督信仰生命觀。因此,總會所屬的機構「基督教平安園」特別委託我規劃一趟「德國教會的生命禮儀與安葬實務參訪之旅」。


十一月的德國是所謂的「追思亡者月」(Totenmonat),因為緊接著天主教11月1日的諸聖節(紀念殉道的聖人),隔天就是一般人追思過世親友的「追思亡者日」,類似我們的清明掃墓節。隨著十一月大自然最具色彩更迭的秋末冬初之際,滿山遍野的金黃樹葉,交錯著飄零的枯葉乾枝,提醒我們,人的一生也是在誕生、成長、開花結果與死亡凋零中變換,唯有懂得思考死亡的意涵,才能讓我們更認真地活在當下,活出上帝為我們創造的真實形像。這就是基督宗連結生命與死亡最重要的靈修觀點。德國神學家辛克曾經寫道:「再沒有比藉由死亡來思考現下生命的意義,更能表達出基督宗教的信仰本質了。」


這一趟實際七天的參訪內容中,令我們印象最深刻,也最令全體團員震撼與驚嘆的就是在科隆附近的「Pütz-Roth生命禮儀與安葬中心」。其實,在實踐神學中,基督宗教的生命禮儀與安葬應該是最具創意與靈修挑戰的領域了。因為這涉及的不只是宗教儀式部分,而是碰觸人們最深處的悲傷與恐懼,而且是強烈的情緒與情感交流,有時,牧靈關顧者本身對於這個主題都有著潛意識的禁忌恐懼。因此,這也是基督宗教很切實的生命教育與信仰見證機會。


這個中心的創辦人羅特(Fritz Roth,已於2012年12月13日過世)先生本來是一個企業人士,不過他從小就想進修院當修士,只是一直沒有實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買下一家「禮儀中心」(葬儀社),正好因為他的外行,所以他完全用新的觀點與信仰理想來規劃這個禮儀中心,他希望將基督宗教對於死亡的生命價值,真實體現在觀禮儀中心的臨終關顧與道別安葬中。他在介紹禮儀中心時說:「我們強調的精神就是:給悲傷者一個家。整全的臨終與安葬陪伴,就是一種悲傷陪伴,學習如何與死者完整告別,將死者重新整合到我們活著的人的生命中。如果無法完整告別,很多人日後卻必須做10年的心理治療。」所以,他不只是要協助安葬,急著幫家屬把死亡排除在生活之外,而是把重點放在活著的親屬身上,透過儀式、想像空間的設計、悲傷陪伴的課程,讓親屬與過世者做完整的告別,一方面可以重整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可以重新思考與過世者的關係。


他們的禮儀中心與墓園坐落在科隆近郊的一個小森林中,乍看之下,就像一片融入自然環境的生態度假中心,完全沒有死亡的陰森感覺。在他們的「人性陪伴中心」有五間設計溫馨、典雅的「守靈室」,讓親友可以毫無時間與形式壓力地與所愛之人道別,認清死亡與生命的區別,在這個生與死的介面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思索自己未來的生命意義。他們也鼓勵親友自己為過世者著衣,彩繪棺木,以及設計告別式與墓園。他們也安排兒童悲傷課程,讓孩子在陪伴過世長輩的過程中,透過繪畫、工藝或團體活動,使悲傷得到釋放,恐懼得以克服。重新感受到祖父母就在天上繼續陪伴他們,甚至藉著這樣的認知與陪伴,讓孩子的心智更成熟而堅強,透過實際的經驗,思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而孩子在團體中的作品就可以提供家屬當成墓地設計的素材。


當家屬與過世者做了完整的道別之後,他們就可以依照過世者的特質,或者在世者的期待自行設計墓園。因此在他們的森林墓地中,有多樣性與人性化的設計,而不是冷冰冰的制式墓碑。墓園中也設置了好幾個「靈修默想站」。讓家屬可以在這些中途站中宣洩悲傷與憤怒。


此外,面對死亡的課題不只對過世者親友具有意義,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是規劃生命的必要條件。因此,羅特先生會定期邀請基督宗教的心靈關顧者或演講者,為一般人開設「認識死亡」的相關課程。他也會邀請神學院老師的學生,從實務中與大家討論生死神學的觀點。


他們甚至利用網路社群的運作機制,開發出「虛擬掃墓」。在過世紀念日當天,透過網路參訪自己親友的墓地,開啟親友掃墓平台,在平台中分享悼念的方式與內容。


從這次的進修參訪中,讓牧長們深深感受到,悲傷關懷不只是講幾句安慰話而已,甚至可以是一種幫助家屬提昇生命與靈性層次的陪伴,也是很好的宣教機會,這是一項從臨床關顧、臨終陪伴到悲傷陪伴的「與生命的傷痛深度對話」的關懷事工。


現代教會的關懷實務通常是由牧者與長執,甚至關懷小組一起進行。但一般信徒卻都沒有受過這方面的進修訓練,關懷者卻也因為無力面對他人傷痛而感到極大的壓力。所以,我們特別出版幾本關於「傷痛關懷」事工的書籍,希望提供教會參考。

『生命陪伴系列』禮物書、關懷卡,讓關懷事工可以更深入人心

古倫神父所著「生命陪伴系列」3本書,設身處地分析各種身心情境,給予信仰的屬靈藥方,觸動受訪者心靈深處的共鳴進而得著面對困頓的勇氣與力量。探訪者閱讀這套書,更能體會處於逆境的心情;受訪者閱讀此書,將因得到同理的鼓舞而更有信心!這3本也是基督徒家庭每家必備的生命全程陪伴書籍,適合教會團購做為2013年新年家庭禮!


【陪伴一生的祝福】20 篇人生旅程的祝福,陪伴親友與自己度過順境與逆境(適用於各種生命的境遇與心境的關懷,當你需要勇氣時、鬥志時、和好時,或者處於孤獨時、焦慮時、疲憊時等等)。


【陪伴一生的安慰】26篇對逝者親友的溫暖安慰,將悲傷轉化成盼望與動力(協助家屬透過悲傷陪伴過程,學習完整的告別,建立與逝者的新關係,以及找到生命動力)。


【陪伴一生的醫治】23把智慧的鑰匙,幫助患者在病痛中轉變心境、發掘力量泉源(幫助我們思考病痛的意義,在病痛中與內心和信仰的對話,病痛中如何成為他人的祝福)。


全書彩色精裝,搭配觸動心靈的攝影作品,用做探訪的禮物,將是安慰與深度兼具的選擇!


資料提供單位: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