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401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2017/1/5
「一領一.新倍加」特色教會觀摩39:彰化中會員林教會

老人當青年用的百年教會新氣象

許多人第一眼見到彰化中會員林教會羅見福牧師,很難不被他那顆在太陽下折射光芒的俐落頭型所吸引。自從將頭髮剃光之後,許多人好奇想探問原因,但羅牧師總是回答:「主要用它」。如出一轍地充滿低調與神祕。這天接受本報專訪牧會歷程時,終於開口道出背後的故事。
原來是去年初一名男性青年來教會,因患病掉髮嚴重,理了光頭包上頭巾,某次聚會卻被人故意掀開,從此於教會蒸發。羅牧師深入了解後發現可能是自尊心受創,為了拉近與對方的距離,他決定把自己變得和對方一樣。幾次關心下來,這位弟兄不僅回到教會,結婚時還邀他祝禱,兩個光頭在現場同時發光,相互輝映成一幅逗趣而溫暖的畫面。

百年教會 百廢待興

在上帝使用羅見福的「新髮型」以先,首先是在2009年他從台南神學院畢業之後,引領他進入一段「牧會菜鳥vs百年教會」的牧會生涯。那年適逢員林教會110週年,然而在待聘或待派的傳道人眼中,可能會以「燙手山芋」來形容當時的教會處境。剛經歷過紛爭,部分會友出走,教會事工也僅剩下主日禮拜及週三的慕道班在運作,給人一種百廢待興的感覺。

由於羅見福缺乏與長執同工的經驗,又不知如何讓長執主動同工,加上會友服事意願低迷之下,許多教會內的大小事包含行政工作,全都由他一手包辦,孤軍奮戰長達5、6年。回憶這段日子,羅見福沒有怨言,只是以平靜樂觀的口吻說,「最挫折的是沒同工,最感謝主的也是沒同工」,凡事自己摸索,讓他更深入了解教會的需要,往後懂得對症下藥。

牧會第一年,羅見福嘗試重組青年的聚會,但聚會沒兩次人都散光光,讓他備感挫折,失去信心。他沒有放棄,「當時覺得無法把各團契都顧全,決定從松年開始來組織。」為了招聚阿公阿嬤重回教會,他首先邀大家包水餃,之後辦重陽敬老活動,發現65歲以上的人高達近70人(目前主日聚會人數約百人),許多長輩平日待在家裡,朋友有些也都不在了,羅見福深深覺得為在教會提供空間讓長輩互動的重要,2010年松年團契恢復,投入松年事工帶來的牧會成就感,讓他決意將推動「老有所用」的文化納為宣教的目標。

訓練長執 帶動服事風氣

健康教會的經營仰賴牧者與長執互相尊重與合作,然而當羅見福還是傳道師時,卻發現員林教會以前的觀念是事工由牧師一手包辦,長執開會時問牧師想做什麼就去做。但誰來做?牧師來做。為了扭轉這樣的文化,2014年,羅見福在長執改選前夕曾激烈地提辭職相逼,盼望新一任的長執能化被動為主動,共同分擔領導教會的責任,畢竟教會不是牧師一人的。

此後,員林教會開始迎接新氣象,每週三以讀經禱告會形式舉行的「週間禮拜」,成為訓練長執站講台、講道的平台,「我希望他們往後不會因為換牧師教會就少了領導者,而是長執自己有領導能力」,羅見福為減輕大家的壓力,長執使用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的《新眼光讀經手冊》中每週新眼光文章,將信息消化後拿出來分享。

11位長執兩年來累積8次講台經驗,高主馨執事就分享,預備講道篇比聽10篇講道還更有益處,因為是自己預備的,講過之後都還記得一清二楚。「以前是當長執才會願意出來服事,如今不但長執,甚至退任的也願意出來,這是我看到的改變。」羅見福如此說道。

關顧松年 老有所用

羅見福表示,員林市是彰化縣的第二大城市,但它作為市區又不太像,青壯年紛紛出外工作和讀書,反而比較像「鄉下的市區」。主日聚會國中到25歲者僅10名,其餘多數為50歲以上,這是教會目前的處境,他說,剛來教會時許多長輩常將「老了沒路用」掛在嘴邊,有百般理由推辭服事,每次受邀就說叫青年去做,但他當時心想,願意的青年在哪裡?

「老了不是沒路用,上帝留我們人還有生命在這世間,一定有自己的用處」,羅見福總是如此勉勵松年。「老有所用」是他期望打造的教會新文化,不只用嘴巴講,更要有實際的行動讓松年參與。例如他會告訴長輩,年紀大的人最有本錢花很多時間來為子孫祈禱的;88歲的劉鈺霞長老會彈琴,雖然速度慢,還被人嫌棄,但羅見福堅持每月排她一次主日司琴,為的就是給對方肯定。其餘主日就以電腦伴唱代打。同樣的耐心也展現在鼓勵更多松年貢獻所長。

老人當青年用 服事展活力

員林教會2014年起引進彰化YMCA資源合辦兒童營,羅見福說,舉辦的初衷仍是為了鼓勵更多會友出來服事,阿公阿嬤跑不贏孩子,卻是踴躍擔綱膳食預備等幕後工作,陪伴兒童則交由青年及學生志工,兩者合作無間。

「我們有時會覺得不好意思讓長輩做粗重的事,一開始我也是這樣。」2014年的營會經驗讓羅見福大大改觀,當時禮拜結束後要佈置場地,2樓禮拜堂有40幾張長椅需要搬到4樓,現場只剩20幾名松年及少數青年還在場。羅見福不好意思麻煩長輩,自己動手搬了起來,未料阿公阿嬤也要參一腳。他連忙地說不要勉強,在旁邊看就是很大的支持,結果還是敵不過長輩的擇善固執,他們兩三人一組,或搭電梯或爬樓梯地賣力搬椅。

「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完成,這讓我很感動!」「當他們慢慢去實際上參與後,就能發現到,原來這些我也會做,之後就更願意走出來服事。」羅見福也感恩提及,幾年前每週主日禮拜之前都相當忙碌,得先開車到社頭接會友,70多歲的退休長老黃正雄趁著還有體力,替他分憂解勞,幫忙好一陣子。蕭明昌長老目光炯炯說道:「教會現在把松年當青年用,既然信上帝,第一要緊就是服事神,總要盡上帝所給你的恩賜去服事,老了還是要練習!」

三團契共享資源 活動金三角

員林教會的松年平時在家大多是獨居或由另一半陪伴,子女不在身旁,難免孤單,也因此羅見福表示,教會盡可能地營造溫暖的氛圍,多為長輩辦活動,減少他們窩在家裡的機會,剛退休的人無法適應新生活,有事情做也較不會胡思亂想。例如,許多會友都有料理的專長,大家會聚在一起分享如何製作、蜜餞、粽子、牛肉麵等等。松年也在教會形成互助圈,週報上若刊登有誰生病,還有體力的就會去探訪,或打電話關心。

員林教會聖歌隊,組織健全,今年9月曾受邀錄製新眼光電視台的「聖詩新頌觀摩會」節目,此外也和松年團契、婦女團契,每月有一次三團契的聯合聚會,資源共享可減輕各團契籌備的負擔、增添活動的豐富性。蕭明昌長老說,三團契幹部有定期的會議,策畫的活動形式不拘,有卡拉OK、桌遊等聯誼性活動,也有信仰造就。年紀大了多到教會跟人互動、聊天,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預防老人癡呆,松年們也喜歡在週間人潮少時揪團搭火車遊山玩水,有時見車廂人少時,還會唱詩歌自娛呢!

借鏡廟埕文化 泡茶聊天談信仰

羅見福牧師表示,廟宇在本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以前廟埕大樹下的泡茶活動,與社區的發展關係密切,很多里長都會參加,許多里的政策包含哪條路要做、哪條溝要清,都是在那時宣布;教會容易因為與他人信仰不同,就不去接待人進來,因此員林教會也嘗試舉辦泡茶聊天的活動來連結社區,每週五上午的「泡茶聊天談信仰」時間,營造無壓力的輕鬆環境,隨時要來或離開都可以,任何生活或信仰上遇到的疑難雜症都可提出來討論。
今年感恩節有3位松年慕道友就是在泡茶聊天中因會友帶領而認識基督信仰,羅見福想來感到激勵,說這3人皆已喪夫,孩子也都長大,無太大的經濟壓力,很希望信仰能給他們另一股倚靠的力量。信主後,若他們遇到拜偶像和祭祖的問題,會讓他們讀長老教會總會出版的門徒培育教材《信耶穌免驚》來釋疑。

羅見福表示,弟兄姊妹都很喜歡「泡茶聊天談信仰」,有趣的是許多教會的事工也都是在這段時間中發想出來。除了茶具,咖啡豆、茶葉也都是會友奉獻,怎麼泡都泡不完,希望未來能移到教會外舉行,提高社區民眾的接觸率。

推廣桌遊 宣教新工具

推廣桌上遊戲是許多人對羅見福的印象,去年員林教會也受總會之邀在長老教會紀念150週年「台南教會日」活動參展。羅見福笑道,其實一開始也沒想到會學桌遊,是因為2012年他加入彰化中會大眾傳播部服事,當時有人提議來推廣很盛行的桌遊,請他帶領,這才開始慢慢摸索並觀摩相關單位如何策畫活動,2013年迄今愈辦愈順手。

「既然要玩桌遊就不能只有一兩樣」,羅見福這些年來已蒐集了超過40套,採訪當時順道邀羅見福秀出來大合照。當中,除了大傳部採購的「挪亞方舟」、「聖經密碼」、「超級犀牛」,其他都是自己買的。

羅見福表示,桌遊老少咸宜,具有低門檻、高便利性及團體休閒等特性,以前在美國被引進時,其實是用來協助治療自閉兒、生機能有問題者的輔具。除了自己教會的松年愛不釋手,醫院的醫務人員團契也曾工作壓力過大,不知如何放鬆,邀他去帶領。

原來桌遊也可以「短宣」!2016年8月底,彰中大傳部到總會平安基金會在澎湖經營的講美及馬公日間照顧中心,用2天時間帶領松年、身心障礙者嘗試各種不同的遊戲,有些訓練手指、有些考驗記憶力,也有需要謀略及計畫才會成功的遊戲,連90歲的長輩都玩得盡興。

羅見福說明,桌遊適合推廣給松年的原因,除了鍛鍊心智、增加生活樂趣,過程中閒話家常,也有助於提升人際互動、延緩老化。例如,俗稱以色列麻將的「拉密」,就是需要不斷腦力激盪的遊戲,變化很大玩不膩,喜歡動腦的松年就會愛不釋手。桌遊使人「返老還童」,降低老人覺得年紀大的弱勢感。

松年營經驗美好 盼未來自辦

彰化YMCA近年關注高齡化社會需求,積極協助鄉村教會舉辦「社區快樂松年營」,員林教會也合作過2次,羅見福說,許多孤單的長輩看見YMCA引進的學生志工願意花時間陪伴他們,帶他們做活動,「不只他們流淚,我也流淚。」雖然YMCA因志工有限,未來松年營將暫停,但羅見福說,會友都覺得這樣的經驗很棒,已拋出明年是否能由教會自辦的想法。對此他又感到被鼓舞了,牧會之路戰且走的他,總是因著會友的成長與轉變心滿意足!

相關檔案下載:
特色教會39彰化中會員林教會.pdf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